这个问题颇有些难答,爵士乐的渊源并非久远,但发展却快速而多向,特别是近三十年,技术进步与发达的资讯使爵士乐的形式不断创新与融合。呈现极为丰富的面貌,远非早期的单一简朴。在中国,任何一种舶来的文化,再短期的传播过程中都会呈现一种无序的状态,大多数音乐受众(包括后来成为爵士乐传播者的人们),在接触到新形式的时候,显然先照顾的是自己的口味,不会也不能追本溯源地求其全貌。而国内接触西方音乐的途径本来就凌乱—–因此,每一位爵士乐听众对这种外来文化的认知都基于各自不同的听觉经验,在北京的某些圈子里有一句玩笑:『爵士,你觉得它是就是。』虽然太糙,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多数人面对爵士乐的语焉不详。
爵士乐在中国的影响其实早有历史,这种由美国黑人贫民创造的民间音乐在征服白人之后,也舶来了东方,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流行音乐深受其影响,当时的音乐演奏与歌曲创作都表现出国人对爵士乐的吸收和借鉴。新鲜和单纯(上海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的演奏,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影子)。解放后由于政治因素,爵士乐一度被包装成腐朽生活的背景音乐—–只可能出现在电影里:国民党女特务在Swing或Bi-Bop节奏中妖娆起舞,醉生梦死,令工农兵厌恶—–除此我们不能用更正常的方式听到它。那段时间正是现代爵士乐蓬勃发展的阶段。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国人再接触到爵士乐,它的变化已经到了令人眼花缭乱了。
前几年爵士在北京巍然成风,使它有了更广大的听众群。最早接触爵士乐的刘元,言传身教的影响了大批年轻乐手,并引导他们从专业技巧方面的学习和理解爵士。梁和平,张有待通过各种传媒与活动推广爵士乐。
听众从各自的出发点赋予爵士乐以多种诠释:怀旧,优雅,异国色彩。并从中引申理想化的生活情调。耳朵不可能是虚伪的,音乐的妙处在于它能带来多层次的满足和想象。学习爵士乐的青年们的热情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技巧的专注,在接触中会发现:不光是学习爵士乐的人,连许多摇滚乐手也流露出对爵士乐的迷恋。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更关心爵士乐的门类,风格及演奏技术的细节,往往忽略了深层的音乐内涵,对Fusion,Latin等的演奏兴趣远超过传统爵士乐—–他们不会谈论Ella Fizgerald或Chalie Parker,也许对某些人而言,爵士只是一种音乐行当,而不是一种生活形态。
有一类听众正在成长和壮大,村上春树再中国的影响日益深远,他对爵士乐的深刻理解很大的带动了读者,从网上可以看出,这一群体的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也就是说,有更多的青年在听爵士乐,而他们受到的影响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态度,更敏锐的感受,更细腻和专注,更人文的关怀,也更能享受。也许这中间仍有人跟风和作态。但从整体上看,他们将是最真诚的聆听者。也会成为爵士乐听众的主流。
爵士乐千姿百态,生活更是如此,在听Ella Fizgerald ,Billie Holiday ,Louis Amstrong 或MilesDavis 的时候,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动。
面对爵士乐,最好的状态是:静静的听,为它鼓掌,感谢它带来如此丰富的音乐生活。